远景观察 远景观察

远景智库发布《2021年湖南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发稿时间:2021-08-12 03:59:55 来源: 浏览量:1234次

封面.png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21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开局亮点纷呈,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近日,由湖南省远景经济发展研究院(远景智库)承担的《2021年湖南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正式出炉与发布。

三大亮点

六个着力

四个问题一个注意

五点建议


01

分析研判: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湖南省围绕到“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与工作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系统思维,坚持目标引领,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呈现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其中有三个突出的亮点:

# 一是开放型经济稳中向好。

2021年上半年,湖南省进出口总值2603.5亿元,同比增长28%,连续9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6月份进出口501.9亿元,创上半年月度最高值。高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1至6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41.6%,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9.5%。53家“三类500强”企业的77个投资项目落户湖南。中欧班列助力长沙成为内陆开放的新前沿。上半年中欧班列(长沙)累计开行282列,同比增长超9成。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已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五,跻身全国“第一方阵”。随着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不断显现,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等一系列经贸活动持续牵引,我省开放型经济各项指标将延续增长态势。

# 二是实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上半年,湖南坚持将抓项目、稳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抓手,分批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3月1日,湖南省首次采用视频连线、云端同步形式,在14个市州同时进行总投资7428亿、年度计划投资2730亿的1248个项目。6月下旬,再次分批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366个,总投资57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88亿元。这些项目中,既有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也有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项目,还有养老育幼、保障性住房等社会民生项目和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洞庭湖水环境治理等生态环保项目。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的同时,更突出激发民营企业生机活力,社会投资占比均在80%以上。1-5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9%,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8.2%;两年平均增速为8.7%,比前5月加快0.3个百分点,呈现持续稳定恢复态势。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4%,增速比全部投资快3.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5%。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7%,增速比全部投资快16.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6.6%,增速比全部投资快3.1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1个百分点。

# 三是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大幅增强。

截至7月18日,今年全省新增A股上市公司5家,首发上市融资61.14亿元,首发上市融资额居全国第7位、中部地区第1位;目前全省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121家,居全国第10位、中部地区第2位。此外,还有7家企业已过会,10家企业在审,31家企业正在辅导备案。

2021年,全省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省上半年生产总值21666.50亿元,同比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6.4%,比一季度平均增速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10亿元,增长7.8%(上年同期增长2%),两年平均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8126.74亿元,增长11.4%(上年同期增长1.6%),两年平均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1947.66亿元,增长12.5%(上年同期增长0.9%),两年平均增长6.5%。总体来看,湖南全省经济上半年保持稳中向好的势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平稳趋优,为下半年奠定坚实基础。


02

分析研判:“三高四新”初显成效

湖南省2021年重点围绕打造“三个高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开展工作,具体成效如下:

一、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抢占产业制高点

上半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1%(上年同期增长1.9%),两年平均增长6.9%。重点行业中,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分别增长29.7%、23.8%和28.1%。以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含金量”“含新量”高的项目,正助力湖南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注入强“芯”剂。

二、着力打造高新技术高地,高新产业实现增长

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1-5月,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0.3%。今年来我省着力推进“七大计划”,启动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芙蓉人才行动等全面提速;首次设立社会化出资项目,立项41项,撬动社会资金3亿余元,全面增强创新驱动力。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截至6月22日,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5.65亿元,同比增长171.43%。1-5月,评价入库四批59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8成以上。1-5月,全省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826.34亿元,同比增长23.2%;两年平均增长10.6%;全省园区实现利润总额963.26亿元,同比增长25.7%;1-5月,全省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15.14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产业投资2956.43亿元,增长22.9%,比全省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快4个百分点。

三、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营商环境承接力推深做实

招商引资“黄金十条”、外贸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打造中非地方经贸合作新高地等政策举措相继出台、精准实施,为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提供强有力支撑。6月1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揭牌,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开启新征程。截至5月底,湖南自贸试验区12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65项,形成一批制度创新经验;321项落实举措已实施220项。1-5月,湖南省进出口总值2111.2亿元,同比增长25.9%,较2020年和2019年同期平均值增长36.6%。高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1-5月,全省实际使用外资9.7亿美元、增长69.3%;实际到位内资4349亿元、增长32.4%。53家“三类500强”企业的77个投资项目落户湖南。中欧班列助力长沙成为内陆开放的新前沿。上半年中欧班列(长沙)累计开行282列,同比增长超9成。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已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五,跻身全国“第一方阵”。随着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不断显现,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等一系列经贸活动持续牵引,我省开放型经济各项指标将延续增长态势。

四、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共享包容增长

2021年上半年,全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31.3%。2021年,一季度,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21.3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软件业务收入70.6亿元,同比增长21.5%。一季度,全省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工业APP超过7800个、微服务组件超过330个、微服务接口超过550个,连接工业设备超过290万台,平台线上注册用户超11万,平台撮合的交易额累计超600亿元。

#一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上半年,全省新建5G基站5838个,累计建设5G基站34396个。湖南湘江新区的5G+车联网“双百工程”全部完成覆盖。我省继续发布“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项目总投资216.06亿元。

#二是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加速突破。湖南智慧眼研发的指静脉识别系统可在0.01秒内快速识别访问对象,连续3年在全球指静脉算法挑战赛上夺得冠军。麒麟软件研发的新一代自主创新操作系统产品“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荣获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金奖。

#三是互联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制造业数字化软件支撑能力持续增强,至3月底,全省工业App约达1.95万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催生新动能,镭目科技成为冶金测控行业领域龙头企业,其部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5%。

#四是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全省发布了10家2021年度省级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服务支撑机构。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长沙)网络安全测试认证中心启用。86家省移动互联网重点企业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5亿元,同比增长38.1%;吸纳就业人数超6.5万,同比增长33.9%。安克创新上榜《2021数云·胡润大消费民企百强榜》,以560亿元价值居第37位。

#五是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呈现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态势。一季度,全省10个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园集聚企业总数达9034家,同比去年增长15.6%。长沙高新区将投资349亿元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软件智慧城,力争3年增加15万数字经济就业人才。

五、着力彰显我省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中新担当

2021上半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恢复势头持续稳定,主要指标呈现明显回升态势。一季度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湖北同比增长58.3%,浙江、江苏、安徽、江西、重庆等地同比分别增长19.5%、19.2%、18.7%、18.4%、18.4%,超过18.3%的全国平均增速,上海、贵州、四川、云南、湖南等地同比分别增长17.6%、16.1%、15.8%、15.3%、15%。可以看出,湖南与其它区域相比,经济总量与发展速度都存在差距,区域协调发展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内部来看,比较优势有效发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除长株潭地区外,生产总值比较均衡。2021年第一季度,全省四大区域中,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湘西地区和洞庭湖地区GDP分别为4369.72亿元、1958.83亿元、1671。63亿元和2246.19亿元。

六、着力推动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农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步伐。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上年同期增长2.2%),两年平均增长4.9%,比一季度平均增速高2.6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夏粮产量45.2万吨,增长4.7%。蔬菜产量1640.63万吨,增长4.1%;油菜产量230.25万吨,增长0.7%。生猪生产持续恢复,生猪出栏2980.3万头,增长35.2%。6月末,生猪存栏3952.1万头,增长32.4%。

#二是农业品牌建设力度显著增强。截至4月底,全省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产品总数245个,居全国第二位;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总数2786个,居全国第五位。

#三是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速。7月9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10个特色产业小镇名单。湖南省级特色产业小镇达60个。经省委、省政府认定的特色产业小镇达50个,其中工业小镇15个、农业小镇15个、文旅小镇20个。2020年,50个特色产业小镇总产值超1600亿元,税收超35亿元,就业人数近60万。特色小镇成为我省县域经济的金字招牌。

#四是农村民生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5元,增长14.1%,完成行政村通组光纤工程522个。截至6月全省累计改(新)建农村户厕300多万户,新建农村公厕2000余座,在1300个村庄推进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同步治理示范。全省93.8%的行政村对生活垃圾进行了治理,122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49.8%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洞庭湖区域所有乡镇和湘资沅澧干流沿线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建制村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 64.2%,全省累计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6757个,认定省级及以上绿色村庄1.98万个。


03

问题与建议:

经湖南省远景经济发展研究院(远景智库)调研发现,目前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亟待提高的方面,请省委省政府重点关注,在下半年经济运行调节中予以参考。

# 一是三大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但制造业总体规模偏小

湖南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以及航空航天制造重要省份。但是,从制造业总体规模看,2020年末,湖南省规模工业企业资产总计31436.9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9%;实现营业收入38339.93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利润总额2032.66亿元,这三项分别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3.2、3.8、4.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2位、中部第3位。利润总额仅为当年广东省和江苏省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21.88%和27.60%,湖南只拥有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而江苏拥有6个规模均居全国第一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广东则拥有10个超万亿或准万亿产业集群。

# 二是龙头企业领先全球,但“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偏少

三一集团、中联重科进入全球前十强,铁建重工、山河智能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五十强;中国中车连续十年位居全球行业第一,中车株机、中车株所是国内前五强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衡阳特变电工的变压器产量及营收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但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名单,湖南只有12家,排名全国第12位,数量落后。湖南制造业中“隐形冠军”“独角兽”“瞪羚”等“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即是中车株所这样的标杆龙头企业,目前发展艰难。

# 三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环境优化有待加强

近年来,我省“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政务服务便利化不断提高。但一方面,随着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快速发展,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及时转变观念,仍然固守传统思路办法、政策举措,难以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新要求和“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各级政府中懂经济、会运营、能创新领导干部太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营商环境“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建设质量。

# 四是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城乡信息有待畅通

目前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顺利推进,但尚未形成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的“气血”,存在城乡信息要素交融不活、城市资源下乡阻碍大等问题。

另外,按照一般预算收入指标评价标准,近日中国十强省份出炉,中部省份河南、湖北、安徽入围,湖南暂时出局。总体来看,湖南经济总量排名第三,增速排名第五,增量排名第四,处于中等偏后的位置,未能跑赢全国,而且有可能被安徽赶超,上半年安徽省的GDP,不仅是增速、增量均超过湖南,而且二者之间经济总量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紧盯发展目标,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科学谋划好“三高四新”战略顶层设计与区域分工的关系。在推动长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区域板块协调联动发展的同时,各地市应依托自身特色优势精准制定发展规划,细化优化发展目标;二是有效平衡好疫情经济机遇下加“长板”与补“短板”的关系。面对疫情带来的行业快速成长需强化底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短板弱项,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三是规划落实好“十四五”开局落子与谋长远的关系。推动“十四五”规划与各类专项规划相衔接,各项工作举措与国家具体部署相对接,高水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制定的发展定位。

二、突出项目支撑,壮大市场主体,培育新动能

加快健全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重点领域,谋划推进一批立足长远、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形成“投产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夯实打造高地基础,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争取做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推动高成长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强化长株潭引领作用,加快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全力加强培育发展新动能,包括半导体、储能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

三、优化创新体系,强化法规保障

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推动工业“五基”发展,组织参与国家“揭榜挂帅”,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贡献湖南力量。同时建立技术人才需求目录,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抢占创新人才制高点。

围绕构建“3+3+2”先进制造业体系,科学编制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系列专业规划、重点领域规划。在全国率先开展制造业立法工作,尽快出台《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促进条例》。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等方面出台一批支撑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政策措施。

四、夯实开放平台,加快区域合作

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等全国性试点示范平台。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梯度培育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推动规则、规制、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高标准建设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建设中非经贸合作公共服务平台、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建设非洲在华非资源性产品集散和交易中心,探索开展易货贸易;切实加强开放平台建设与联动,强化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战略协同,推动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经开区,湘潭、衡阳综合保税区等协同开放。

要进一步统一“大开放、大发展”的思想共识。对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扩大对东盟开放、积极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强对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密切关注“东盟10+5伙伴协议”和“中欧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对内向北共建长江经济带、向东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南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向西密切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作、向西南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沿京广、沪昆、渝长厦通道的三大经济发展带。

五、打造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从供需双侧疏浚城乡要素联动活水。充分利用政策、土地、水电、交通、生态等基础要素与资源禀赋,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推广应用,确保其真实性,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标准化控制和管理。二是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业务协作协同和信息共建共享,以打破时空限制和“信息贫困”瓶颈,准确把握真正的市场供需关系。三是推动农村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统筹规划乡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打牢信息化基础,统筹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加快提升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水平,用信息化手段突破和解决乡村建设发展难点。


*本文版权为湖南省远景经济发展研究院
(远景智库)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本标签:

上一篇: 北冰:政协委员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

返回
列表

下一篇:关于做好当前湖南文旅领域疫情防控及经济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