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观察 远景观察

湖南工商大学资深教授、远景智库首席专家柳思维:努力推动湖南优势产能走出去

发稿时间:2021-06-04 05:35:17 来源: 浏览量:2503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和“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湖南作为内陆经济大省,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将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指示,既要进一步对外扩大招商引资、进口更多的优质商品和引进更多的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同时又要进一步实施“高水平走出去”战略,让更多的企业和优势产能走出去,以使湖南实现内外循环一体化,成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湖南实施优势产能走出去,一是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全省制造业中,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等产业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生态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先进储能材料及动力电池新型合金等产业链,成为具有国内优势的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互联网经济、绿色环保、文化创意、智慧物流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此外钢铁、化工、建材、食品、陶瓷、农械等传统产能的优势也十分突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智轨列车、磁浮列车、"PK" 计算机等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正成为走向世界的名片。电力机车产品约占全球市场份额27%,工程机械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国总量26%。同时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工业品牌,如三一重工、中联重工、山河智能、株洲中车等。

二是具有走出去的“一带一部”的战略区位优势。北接长江经济带,南靠粤港澳大湾区,东连“长三角”区域,西邻成渝双城经济圈,西南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具有 “南北通达”、“左右逢源”的枢纽优势。三是具有不断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省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水运通航里程均居全国前列,中欧班列货物运输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四是具有开放平台优势。湖南开放平台数量居中部第一,中非经贸博览会落户湖南,综保区众多,自贸试验区“一区三片”获批。同时近几年来湖南在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机遇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中积累了优势产能走出去的经验。在新发展阶段湖南要充分利用上述优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

努力拓展优势产业走出去的市场空间。马克思曾说过,市场即流通领域。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也是优势产能走出去的动力。从本质上说,优势产能走出去是一种市场活动,首先要走对方向、走准市场。一是要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契机,深耕东盟市场。要抢抓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工业化的机遇,加快推进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轻工服装、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并推动我省工程承包企业在东南亚地区做大做强。二是要充分利用中非经贸博览会永久落户湖南机遇,抢抓非洲市场。要注意抓住非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机遇,积极参与非洲实施公路网、铁路网、港口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积极跟进一批重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我省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在非洲有关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走出去。三是以西亚、中亚、中东欧、拉美为切入点,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充分把握西亚、中亚、中东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推动企业开展项目投资和工程承包。四是拓展欧美发达经济体有关产业市场。

充分利用各种开放协作平台和纽带助推优势产能走出去。要加快我省优势产能走出必须善于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协作平台助推我省优势走能更快走出去。一是深化与港澳地区的交流,充分利用其在金融、贸易、人力资源、服务业等方面的优势,借助港澳平台“拼船出海”,推动我省优势产能开拓国际市场。二是注重加强与投资热点国家政府、商协会及经贸促进机构交流合作,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投资推介会,或利用各类节会及招商活动平台积极推介项目。要努力推进重点国家和地区在湘设立办事机构及贸易促进机构,在与我省经贸合作密切的“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商务代表处,支持境外同乡会、联谊会、商会等涉外机构与我省企业交流。三是选择与湖南地位对等、经济互补、有一定知名度的欧洲省区发展为友好省,带动我省与欧洲经贸文化合作,推进全省经济与全球产业链的互动,并努力把握产业链高端的主导权。四是充分发挥湖南境外商会平台作用。如泰国湖南商会就为我省企业赴该国投资牵线搭桥卓有成效。境外商会是我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桥头堡。因此要加强湖南境外商会资源整合,在我省境外企业集聚的国家和地区,鼓励企业按照所在地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专业性的商(协)会,推动境内商(协)会筹建境外异地商(协)会,共同发力助推在湘企业优势产能和产品走出去。

加大境外工业园区建设拉动优势产能走出去。从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来看,境外园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是拉动我省优势产能走出去的重要路径。目前,湖南己在老挝、泰国、越南、北欧等地建有多个境外产业园区,直接拉动了一批中小企业抱团出海。三一重工等著名企业也探索在欧、美国家创立了经营生产基地。因此要谋划和组织湖南更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加快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或仓储物流基地与分拨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境外园区创建并申报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尤其要充分利用我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欧盟完成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和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多个自贸协定的有利条件与机遇,重视在境外产业园建设上创新,乘国际投资便利化的东风,加快优势产能走出去。

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推进优势产能走出去。一方面要更积极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着力在交通、产业、贸易等方面互联互通。要探索建立我省与东南亚国家、中亚国家和前苏东国家常态化长效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与投资往来,加快国际市场开拓;要借我省湘欧国际班列顺利开通和城陵矶港通江达海优势,实现铁路大动脉与我省河海连运的强势组合,为我省企业走出去开辟新的出海通道,引导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设备、钢铁、水泥、农业机械等优势产业、优势产能“走出去”;在中东欧、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加强在制造业和科教文旅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更积极主动加强与其他省(市、区)合作,促进国内大循环。要积极参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开展与相关省(市、区)在产业、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与合作。要推动建立完善省(市、区)合作发展协调机制,加强与毗联省区的联系与协作,建设好湘赣边区合作示范区,加大湘粤、湘鄂、湘桂、湘渝的沟通和衔接,推动多边务实合作。要加强我省与西南陆海新通道的对接,为我省优势产能走出去开辟新的出海出境通道,积极在交通、能源、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商务、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专项合作。

加大金融优惠支持促进企业优势走能走出去。企业走出去必须依赖资金的融通和资本流通插上腾飞翅膀。要引导企业利用好各种金融资源,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及丝路基金、中非基金、中国—欧亚基金、东盟基金等中外合作基金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基金投资、政策性贷款与商业性贷款对我省优势产能走出去国际合作的联动支持。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进行外汇市场的产品开发,努力为企业产能走出去规避汇率、利率等风险。同时积极推动优势企业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在境外当地融资,探索形成“境外项目、境外发展、境外融资”的项目融资模式,以在融资方式上改变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单一依赖,更有效利用境外金融资源,減少投资风险与成本。

优化政府服务减少优势产能走出去的后顾之忧。在国际经贸形势越来越复杂的情势下,中国企业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同时我省企业进入的“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不少是战乱和宗教敏感国家,外交关系复杂,安全形势严峻。为此政府一定要从开放安全的战略高度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优质的系统服务,为企业排险解难,努力消除其走出去的后顾之忧。政府应建立和健全境外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机制,政府有关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为走出去企业协调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境外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有效防范、和应对和处理境外突发事件;对重大对外产能投资和合作交流项目应建立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要有政府部门负责人对口联系,实现一个重点项目,一套服务体系,帮助企业突破项目瓶颈制约和预防风险。政府应积极主动组合境外有关的机构及人力资源,组建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机构,构建“走出去”企业当地化服务体系,或授权在海外有实力、有影响、有经验的侨界领袖或国企负责人为政府商务代表,协助做好综合服务。在我省境外投资集中的国家和地区还可开办窗口公司,组建包括智库服务在内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既宣传政府的有关政策和境外项目,定期推介境外的投资环境,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决策咨询,以便为企业优势产能“走出去”提供更多便利。政府还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原创动漫、娱乐演艺等渠道,营造良好的氛围,提振企业走出去的信心。

文本标签:

上一篇: 北冰:政协委员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

返回
列表

下一篇:北冰、蔡文健:关于推动环洞庭湖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