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观察 远景观察

北冰:“长株潭一体化”任重而道远

发稿时间:2021-06-04 05:09:48 来源: 浏览量:2090次

北冰:“长株潭一体化”任重而道远

长、株、潭三市行政示意图。

最近长株潭一体化很热闹。省委特别是长沙市委连续开了好几次会,吴桂英书记带着长沙党政领导班子,在株洲、湘潭转了一圈。株洲的朋友告诉我,连日来长沙雨花区、天心区、岳麓区的各级干部(甚至村干部),都总往株洲那边跑,弄得他们一时还适应不过来。看来长沙这位带头大哥,在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动真格了。

大家知道,自1982年省政协委员张萍先生以提案形式提出长株潭一体化概念已40年整了。1997年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战略至今已有24年。几十年来应该说还是做了一些工作,如2006年6月第一届长株潭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在长沙召开;2007年长株潭公交车正式开通;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6月28日长株潭三地固定电话统一区号为0731。但总体而言几十年的发展是迟缓的,鲜有实际的大行动和实质性的变化。这期间不乏争论与质疑,专家们认为一体化喊了几十年仍然是水中月、镜中花,老百姓则戏言长株潭一体化就是0731。

北冰:“长株潭一体化”任重而道远

长沙:中国最具“后起之秀”的新一线城市

近几年常听有人呼吁,要加快打通长株潭一体化“最后一公里”。这真是一个很奇怪的话题!长株潭一体化一向是“雷声大,雨点小”,从来就没有真正一体化过,何谓“最后一公里”?长株潭本是“品”字型结构,空间紧密。然基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是各说各话、各走各路,长沙向西、株洲向南、湘潭向北。最要命的是三市产业同质化、分散化现象严重……长株潭“三谷”就是各自为战的典型案例(长沙“科创谷”、株洲“动力谷”、湘潭“智造谷”)。这样一来三市的城际要素优化配置受阻、产业关联协调弱、城际整体优势无法凸显、区域协同创新生态体系难以形成、核心创新极的引擎和幅射作用不够强劲。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考察,为湖南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开方,提出了“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并指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要继续抓下去,抓出更大的成就”。至此,长株潭一体化才开始迈入全新的征程。我想这应该是近期长株潭一体化热闹的真正动因。

今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明显加快了长株潭一体化的步伐,4月10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第三届市委书记联席会议在韶山召开,并共同签署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2021年行动计划》《关于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 全面推进长株潭重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意见》《关于长株潭三市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的实施意见》三个重要合作框架协议。与此同时,许达哲书记指示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必须抓好“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创业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生态同建、服务同享”,不断提升长株潭都市圈的综合实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我看来最具重大战略意义的是,由长沙市牵头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先进储能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业;由株洲市牵头轨道交通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由湘潭市牵头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先进生物医药产业。三市这样的产业布局与明确的分工协作,标志着长株潭一体化真正开始上路!效果如何,自然还有待观察。但我们至少可以期待!

北冰:“长株潭一体化”任重而道远

涧塘立交桥,长沙高新区地标建筑。

由于工作原因,近年来我多次参与有关长株潭一体化的调研、各类规划评审会。2018年主持了省政府重点课题《长株潭产业布局与机制创新》。今年元月,又在两会上提出了《谋划建设湘江西岸科创走廊,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案。最近又全程参与了省政协的重点课题《强化长株潭引领作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调研。在我看来,长株潭一体化应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用新的思维、新的视野,来高位谋划、高位推动。

比如,我们是否跳出传统的观念,改长株潭为长沙都市圈?先不论湘潭、株洲历史上都属于长沙版图,更遑论株洲、湘潭两市GDP总量不足长沙的一半,就湖南而言,壮大长沙,做大省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因为湖南太需要一个强大的长沙,太需要一个能辐射省会,带动全省的大长沙。我们是否可以把三市规划局合并为一家规划局?按“大长沙”定位,照省会城市规格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三市同一张城市规划图,共谋共建大长沙。

又比如,长株潭有所谓“三谷”——长沙“创新谷”、株洲“动力谷”、湘潭“智造谷”。美国一个国家就只有一个“硅谷”,北京只有一个“中关村”,武汉也只有一个“光谷”。长株潭“三谷”经济总量还不如人家武汉“光谷”的总和,为什么长株潭“三谷”不能整合成一个“谷”呢?湖南目前正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础上,谋划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如果我们能够集中“三谷”优势力量,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力,湖南向国家申报的筹码自然会优越、强大许多。

北冰:“长株潭一体化”任重而道远

湘江西岸,长沙的陆家嘴。

又比如,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湘江两岸建设两座大学城?一是在湘江东岸株洲云龙示范区内,以株洲职业教育大学城为蓝本,在13.6公里现有基础上向北延展,连接长沙雨花区跳马镇,把长沙、湘潭职业教育集中到这一区域(事实上长沙职业教育重要板块与株洲职教城距离不远),在此打造一座中国最前沿的职业教育大学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中国职业教育态势。二是在湘江西岸长沙岳麓区和湘潭九华工业园区之间选址建设新的“湖南大学城”,将岳麓山脚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的教学、生活全部搬迁到新的大学城,而各大高校研究院和各类研究机构则留在原来的校区内。一方面可以整合各种科技资源,集中各类优势人才,统筹协调各种有生力量,把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做大做强,成为国家最具创新活力的科创高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新的大学城,在地理空间上更加有效地连接、融通长株潭。总而言之,两个“大学城”的建设是加快长株潭一体化的最佳战略路径,是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承载人口、科技、产业的重要载体与平台。

长株潭一体化的意义首先在于地理空间的连接与产业、人才的融合,在于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未来15年,都市圈战略将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发展潜能,湖南必须奋力精进,做大做强做优长株潭都市圈,并努力成为国家经济第五极战略的重要增长极。

文本标签:

上一篇: 北冰:政协委员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

返回
列表

下一篇:湖南工商大学资深教授、远景智库首席专家柳思维:努力推动湖南优势产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