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时间:2018-08-16 04:43:58 来源: 浏览量:1738次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全国联网,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到全面运行阶段。
全国335个地市、2853个县区共设立3001个不动产登记办事大厅、3.8万个窗口,8万多一线登记工作人员平均每天为30多万企业和群众提供不动产登记服务。
不动产登记体系全面运行后,谁有多少套房子一清二楚,这为房地产税的出台提供了基础。
房产税,马上就要来了!
房产税改革不是“加税”
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财政部部长肖捷答记者问时就提出,今年将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房地产税改革应当在调整现房地产相关税收,清理不合理收费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房地产税改革将会推动房地产相关税收结构的调整,以及地方政府收入结构的调整,并非单纯的“加税”。
根据各方信息,远景智库研究认为,新的房地产税法出台后,将会在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等方面出现显著变化,房地产税扩大到农村、计税依据由购买价格向当前市场价值转变可能将成为现实。
在改革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合并现行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开征房屋土地一体评估征收的房地产税,降低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负。例如取消土地增值税、城镇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降低契税税率等。同时,对房地产交易个人所得税实行差别化税率,参考长期资本利得税做法,对长期持有的房地产交易实行优惠税率。
稳定市场,调节功能明显
税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经济调节,简单的来说就是不让富者恒富,穷者更穷。远景智库认为,房地产税作为一种直接税,它的税收负担,按照理论框架应该更多落在有支付能力、比较富裕的社会成员头上,也就是明确“调节高端”的路线,让社会大众吃定心丸。
对于当前虚假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征收房地产税是“挤泡沫”的最快捷办法。不动产全国联网登记,不仅有利于反腐败,更可以精准地识别在房地产市场投机、囤房的投机者。因此,此次税收改革打击的不是刚需,而是投机和过度投资,拥有多套房产的官员及富豪阶层将不可避免地首当其冲。
让持有豪宅、多套房的对象多做一些税收贡献,使这些资金进国库之后,就能“补瘦”,即政府用此种税收收入用于扶助弱势群体,加强保障房建设,促进社会福利。这种“抽肥”不是让先富起来的人伤筋动骨,是在他们发展、享受的层面上适当让渡一部分物质利益,本质上是一个促进社会和谐的“共赢”的税收。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的房产空置率较高。这种空置的楼盘也是一种库存,会造成社会财富浪费。在税收的强力调控下,经济行为将会更理性、市场也将更平稳。
将催生新的住房制度、政策出台
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房价快速上涨。基于这样的背景,对于房产税开征,更多的人关注的是,房价到底是涨是跌?
广大网友希望房地产税改革能“调控房价”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是,据远景智库分析,最终结果,可能会难让大家满意;我们对于房价下降不必抱太大期望。作为商品,房子终究由市场需求决定其价格高低。
实际上,从2016年开始,上海和重庆已经开始试点征收房产税。从两地征收的方法来看,上海市征税对象主要限于房产增量,如新购房屋且属于第二套;重庆市征税的是非普通住房。
纵观目前国家房地产市场的种种限价措施,不能说完全没用,但至少是没有打在“七寸”上,不仅没有实现预期效果,有时候甚至完全偏离目标。上海的房产均价从2016年的 45411元/平方米,上涨至如今的50737元/平方米;重庆的房产均价从2016年的6436元/平方米上涨至7543元/平方米(以上数据来自“安居客”网站)。
造成政府调控政策失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政府对楼市的信息掌握不够充分全面。
因此,远景智库认为,此次全国不动产信息联网的重大意义在于:政府能够从国家层面掌握所有公民的住房情况,为建立住房制度、制定住房政策以及楼市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我们应当看到,开征房地产税将会进一步强化房地产私人财产的属性,也会减少年轻人因为担心房价暴涨而大量提前购房的行为,有助于形成“租购并举”新格局。在税收的强力调控下,全社会的经济行为将会更理性、市场也将更平稳。
文本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