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观察 远景观察

江浙鄂徽鲁等省市产业经济对比调研启示

发稿时间:2024-11-04 01:24:04 来源: 浏览量:29次

青岛前港湾.jpg
山东青岛港口


又到山东。
这是我在一月之内第二次到山东(参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潍坊实践论坛)。这样的经历同样在江苏发生,8月15日-16日到苏州,9月12日-13日又到苏州。事实上从7月份到现在,3个月内奔波于湖北、西藏、深圳、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9省市以及常德、张家界、宁乡等地调研学习。

调研证实了近日中央高层会议的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市场潜力以及韧性仍然强劲,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以预料因素增长,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市场消费疲软,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这些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切实增强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基于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能走弱,实现全年实际GDP5%左右增速目标存在挑战,预计三季度我国实际GDP同比增速在4.4%-4.6%之间,考虑到四季度各种不确定性增多,名义上的GDP增速可能进一步回落。当然,今年下半年中央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将助力全年经济目标得以实现。

调研也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一些企业高成长或低迷有必然的规律性,也有不确定的多面性,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场景。你难以想象地处鄂西的襄阳,一个省辖地级市,一个不靠海不沿边史上被称为老少边穷的低山丘陵地区,居然成为了湖北省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GDP达5843亿元,人均GDP为11.1万元;今年上半年GDP为2760.02亿,估计今年实现GDP6000亿元无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首位。襄阳这些年在产业结构上并没有大的变化,依旧在装备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汽车零配件做文章。在如今大多数城市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时,他们更注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纺织、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产业领域做到“老树开新枝”。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落户襄阳的40多家“三线企业”,没有采取“一刀切”关停并转卖,而是全力帮助企业挺过难关,走出困境。襄阳市委书记王祺扬告诉我们: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法宝。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地处内陆的襄阳,虽然缺乏地理位置优势,但他们扬长避短,发挥传统制造业的优势,推动装备制造和农产品深加工,使其得以在特定领域取得显著增长。

襄阳古城.jpg
湖北襄阳古城

江苏无锡、山东潍坊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023年无锡市传统纺织业排在六优势产业集群之内,去年实现了15667.86亿元总产值。潍坊传统产业规模3000亿元的动力装备产业跻身全国先进制造集群;2000亿元的食品加工产业领跑山东;4000亿元规模的高端化工产业30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弘润石化精细化全面转型,得利斯成为山东现代农业“航母型”企业。

无锡高新区,图源: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jpeg
无锡高新区

当前有些民营企业日子不好过,但也不是所有地方、所有企业都是冬天。走进合肥科大讯飞大厦,一家从事智能语言及语言技术研发的AI软件企业,科技感、现代感、时代感扑面而来。科大讯飞2023年实现营收196亿元,较上年增长4.4%,实现归母净利润6.57亿元,较上年增长17.12%;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3.25亿元,同比增长18.91%。潍坊歌尔也是如此。这家从事声光电精密零组件、智能声音整机、智能硬件的高科技企业,被李强总理称为“响当当的山东好品”。2024年上半年实现总产值403.82亿元;归母净利润12.25亿元,同比增长190.44%。

微信图片_20241031165255.jpg
合肥科大讯飞
微信图片_20241031165245.jpg
潍坊歌尔

上述两家民营企业给我们留下重要启示:一、科技创新是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二、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是保障;三、产业链完善和集聚效应同等重要;四、企业应具备战略定力与长期主义。这些启示体现了结构转型理论内核,就是要加快企业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近年来社会上也有一些杂音,总认为国企体制僵化、决策程序繁琐、竞争机制不强、效率低下、盈利能力和利润率不及民企、创新不足。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国企往往在基础设施和重工业等资本密集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调研观察,我国大多数国企是优质的,有的还很长寿。山东是国企大省,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大比重和重要位置,对经济的贡献度、国民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国有资本回报率均有显著提升。2023年省属企业实现营收23504.4亿元,同比增长8.9%,利润总额1064.5亿元,同比增长12%。

无论是资产规模居首位的山东高速集团(资产额为15688.88亿元),还是排在第二位的山东能源集团(资产总额为10068.51亿元),都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有序前行。排第三位的山东重工集团(资产总额为5362.35亿元),2023年实现总产值5100亿元,同比增长33%。旗下潍柴动力就实现了营收2139.58亿元,同比增长22%,20年间营收增长33倍(2004年64亿),从单一的发动机企业成长为整车整机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工业装备集团;海尔集团全球营收达3506亿元,其中在山东营收达1498亿元,利润总额252亿元;海信集团全球营收达1835亿元,利润总额122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海外收入757亿元,自主品牌占比超过83%。

潍柴,图源齐鲁网.png
潍柴动力

山东省27个省属国企资产总额为58524.12亿元。今年上半年这些企业累计实现1.21万亿元。山东国企发展的较强韧性与活力,充分说明了国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和顶梁柱作用。把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全省一盘棋,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在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上下功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壮大优质企业群体,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综上,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两个毫不动摇”的重大意义,也充分证明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

海信国际中心,图源:中国企业家杂志.jpg
山东海信集团

营商环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我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苏州、张家港、昆山这些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毋需赘述,无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7.0升级版更不必多加遑论。

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素有“胶东走廊”之称的潍坊,2023年GDP达7606.01亿元。今年上半年过5000亿,同比增长6.2%,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拥有“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其现代化农业水平居全国第一,规上工业产值和营收双过1.1万亿元,入选全国首批20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潍坊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也让世人刮目相看。

走在潍坊街区,无比惊讶和震撼,没想到一个地级市,如此现代、大气、文明、规整、干净,一条难以望到头的潍县中路居然双向8车道,这还不算行人道、绿化带,道路宽幅估计近60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潍坊市利用城市边角地、零碎地等“金角银边”,累计新建口袋公园597处,推动总量达到1075处,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城市”。好的环境就像阳光、水、空气,润物细无声。潍坊市委刘运书记告诉我,营商环境不仅是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还有人文环境、城市环境。只有具备完整的、系统化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企业家、科学家到潍坊投资、科研、兴业。正因为潍坊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招商引资、招人引智、保障项目建设的“一号改革工程”,潍坊才成为享誉全国的投资沃土良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潍坊日报.jpg
潍坊城区

宁乡市作为湖南省内积极对标江浙地区营商环境打造的“优等生”,近些年依托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在收获丰盈的经济硕果。2023年宁乡市GDP达到1269.88亿元,同比增长4.7%,2024年上半年实现GDP668.05亿元,同比增长5.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长沙市0.1、0.6、0.6个百分点。在全国百强县居16位,中部第三位。工业指标一路飘红,2024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长沙市6.5、5.7、5.1个百分点。从上述有温度的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宁乡从一个传统农业县蜕变成现代工业大市,通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想在企业前,跑在项目前,从“保姆式”服务到“店小二式”服务,再到“股东式”服务、“策划式”招商,我们既能看到宁乡市学习江浙的影子,更能感受到自己创新驱动过程的重大变革。

宁.png
宁乡工业园区

“春江水暖鸭先知”,营商环境的好坏,市场最敏锐。凡是生态环境好的地方,那里的经济就充满活力,那里的就业就比较充分,那里的招商引资、引人引智就充满底气。

“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外向型产业”也是今年调研的重点。利用在江苏、浙江考察学习机会,特意走访了江苏省商务厅和浙江省商务厅。数据显示,1-8月,江苏实际使用外资148亿美元,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比重达18.1%。今年上半年,江苏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0亿美元,占比较去年同期稳步回升3.8个百分点至38.1%;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63.7亿美元,占比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13.1个百分点至48.6%;高质量外资不断涌入,共有87个项目列入全国重点外资项目清单,数量居全国前列。浙江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240家,同比增长17.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0.5亿美元。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8.3亿美元,同比增长55.2%,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比重达52.8%,这一占比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浙江自由贸易.jpg
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

对比湖南省数据:今年上半年,湖南省对外直接投资新增境外企业43家,新增中方合同投资额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6%,实际投资额14.0亿美元,同比增长0.9%;全省合计使用外资30.0亿美元,湖南自贸试验区外商直接投资1.9亿美元,同比下降24.3%。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822.6亿元,同比下降14.6%,其中:出口1643亿元,同比下降28.2%;进口1179.6亿元,同比增长16%;对非贸易额270.6亿元,同比下降12.8%。

不难得出结论,跟沿海经济大省相比,我省“外向经济”存在落差、面临挑战。从区域经济理论来看,湖南作为内陆省份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受到区位劣势的制约,但通过政策创新和区域经济协同效应,可以缩小与沿海省份的差距。为此,提出四点建议:一、更大力度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全力破解政策对接难、工作推进慢等问题,确保实现政策有效对接、需求有效激发、活力有效释放。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能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外资的不确定性,提高投资回报预期。二、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紧盯新能源、智能科技等新兴领域招引外资,重点市州加大外资项目储备力度。三、积极培育新外贸增长点。湖南省外向型产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需要深入挖掘外贸增长潜力打响“差异化”优势。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来看,湖南在当前外贸发展阶段应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同时开拓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如加快建设生物医药等7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浏阳烟花省级外贸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特色产品、优势产品“出海”。进一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形成内外贸一体化的外向型产业生态。四、强化对非贸易服务体系建设。湖南是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但在今年上半年,长沙、邵阳、衡阳等重点对非贸易市州均为负增长,湖南要打响“先行区”示范作用,需要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结合非洲需求与湖南优势深耕重点领域合作;支持企业开展产能合作建立海外生产基地等。

0.jpg
湖北宜昌调研
01.jpg
山东潍坊调研
02.jpg
江苏苏州调研
03.jpg
江苏无锡调研
04.jpg
山东潍坊调研
微信图片_20241031165215.jpg
安徽合肥调研
05.jpg

文 | 北冰  经济学者、教授,省政协常委,远景智库院长、首席专家


文本标签:

上一篇: 北冰:政协委员不是一个简单的称谓

返回
列表

下一篇:吴金明:中国经济换道超车